近日,在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召开期间,肿瘤瞭望有幸邀请到中国抗癌协会乳腺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刘红教授就乳腺癌患者心理康复的重要性、康复领域的发展前景、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以及多学科融合的重要性进行了介绍。刘红教授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为我们揭示了乳腺癌康复的新趋势,为乳腺癌患者的康复之路点亮了希望之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乳腺癌不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更给女性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随着乳腺癌发病人数的逐年上升,其康复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有效促进乳腺癌患者的全面康复,成为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近日,在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召开期间,肿瘤瞭望有幸邀请到中国抗癌协会乳腺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刘红教授就乳腺癌患者心理康复的重要性、康复领域的发展前景、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以及多学科融合的重要性进行了介绍。刘红教授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为我们揭示了乳腺癌康复的新趋势,为乳腺癌患者的康复之路点亮了希望之光。
01
《肿瘤瞭望》:作为中国抗癌协会乳腺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请您为我们分享下,乳腺癌患者康复过程中心理康复的重要性。
刘红教授:乳腺癌,作为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特殊性不仅在于它主要影响女性群体,更在于它直接侵犯的是女性极为关注的乳房这一重要性器官。不难想象,女性一旦患上乳腺癌,不仅要面对疾病本身对身心健康的威胁,还要承受可能因失去乳房而产生的巨大心理压力。因此,心理康复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话题。
多项研究已证实,乳腺癌患者相较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往往承受着更为沉重的心理压力,这些心理问题会直接影响她们的康复进程,进而影响到远期治疗效果。因此,心理问题在乳腺癌的治疗与康复中愈发受到专家们的重视。
02
《肿瘤瞭望》:鉴于我国乳腺癌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相对年轻,我们应如何特别关注年轻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刘红教授:年轻乳腺癌患者确实是我们专业领域内的一个特殊且备受关注的群体,其发病人数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在于,她们的生物学行为往往更为恶性,给治疗和预后带来了诸多挑战。同时,由于年轻,她们在治疗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更为复杂。例如,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尚未生育或成家,她们除了对生命健康的担忧外,还面临着对未来生活的重重顾虑,如婚姻、生育等。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群体的特殊需求,特别是在康复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03
《肿瘤瞭望》:针对乳腺癌患者的长期随访和管理,您有哪些建议或经验可以分享?
刘红教授:在我从事乳腺疾病诊疗30多年的历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是一项全流程、全周期的工作。过去,我们更多地关注从诊断到治疗的前端环节,但现在,随着乳腺癌治疗疗效的不断提升,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我们更应关注她们的生活质量。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对患者治疗后的全周期康复给予了更多关注。
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工作繁忙,我们常需借助医护团队整体的力量,我们医院成立了乳腺癌患者康复志愿者服务队,为患者的全程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当然,这只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我们期待更多专业人员和技术平台能加入进来,共同为乳腺癌患者的全程管理贡献力量,使她们在治疗中真正获益。
04
《肿瘤瞭望》:您认为未来乳腺癌康复领域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有哪些新技术或新方法值得期待?
刘红教授:乳腺癌康复是一个涵盖身心两方面的庞大话题。在身体康复方面,我们期待通过不断进步的外科手术技术、新药物和新技术的研发,使更多患者能够避免接受大范围的乳房手术,甚至实现手术豁免。这是我们的愿景,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在心理康复方面,由于心理问题具有复杂性,我们需要多学科、多团队的紧密合作,为患者提供最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和关爱。我们期待通过不断的努力,帮助乳腺癌患者走出阴霾,迎接美好的明天。
刘红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天津市第十三届、第十四届政协委员,天津市第十五届政协常务委员,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委员。现为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二科行政主任
现任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兼学术部副部长。国际癌症进展学会(SPCC)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2022-2025),中国抗癌协会乳腺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学专委会常委,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女性健康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医师委员会常委,北京乳腺疾病防治学会外科专委会常委,天津市健康管理协会女性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红教授从事乳腺外科工作30余年,擅长乳腺癌的个体化综合诊治,尤其是保乳手术为中心的早期乳腺癌微创治疗及中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序贯手术、放疗等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承担、参与国家及省市级课题多项,目前在研项目国家级2项,市级1项。作为第一完成人曾获天津市科技成果三等奖和天津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先后师从我国著名肿瘤学专家李树玲教授和郝希山院士,获得肿瘤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分别于1999年和2007年公派赴日本久留米大学和美国M.D.AndersonCancerCenter进修学习。近年来致力于年轻乳腺癌的精准诊疗和全程管理相关临床和转化研究工作。